水產養殖防滲膜的施工質量直接關系到養殖池的防滲效果和后續使用年限,而施工前的自檢工作則是確保整個工程順利推進的第一道關卡。做好這一步,不僅能避免后期返工,還能為養殖效益打下堅實基礎。下面,就為大家分享幾個簡單又新穎的施工前自檢技巧。
一、材料“體檢”:摸清底細,拒絕“帶病上崗”
1、“望聞問切”四步法
拿到防滲膜后,別急著鋪,先來個“望聞問切”:
望:觀察表面是否平整,有無破損、氣泡、褶皺,顏色是否均勻。
聞:靠近嗅聞,優質膜無刺鼻異味,若有酸臭味,可能存在質量問題。
問:向供應商索要質檢報告,確認材質、厚度、抗拉強度等參數符合設計要求。
切:用小刀劃一小口測試韌性,優質膜不易撕裂,彈性良好。
2、批次抽檢,不留隱患
若采購量大,建議按批次隨機抽檢,避免整批材料“全軍覆沒”。用游標卡尺測量厚度,用拉力機測試強度,數據說話最靠譜。
二、場地“大掃除”:清空障礙,筑牢根基
1、“地毯式”清理
施工區域必須平整無雜物,石塊、樹根、尖銳物統統清理干凈。可用小型挖掘機配合人工清掃,確保地面無硬物“潛伏”。
2、地基“壓實測試”
松軟地基需用壓路機或打夯機反復壓實,甚至鋪設一層細沙或碎石墊層。可簡單做個“腳印實驗”:踩上去無明顯下陷,才算合格。
3、排水“預演”
檢查周邊排水系統是否暢通,模擬暴雨場景測試排水速度,避免后期積水浸泡土工膜,縮短壽命。
三、工具“點兵”: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1、焊接設備“預熱”
若采用熱熔焊接,提前檢查焊槍溫度是否達標(通常200-300℃),焊條是否干燥無雜質。可先在廢料上試焊,觀察焊縫是否均勻、牢固。
2、輔助工具“備齊”
剪刀、卷尺、美工刀、膠帶、標記筆等小工具別遺漏。特別是膠帶,建議選擇防水專用款,用于臨時固定或修補。
四、環境“偵察”:天時地利,缺一不可
1、避開“壞天氣”
雨天、大風天不宜施工,潮濕環境可能導致膜面粘連,大風易吹起土工膜,影響焊接質量。提前查看天氣預報,選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開工。
2、溫度“黃金區間”
施工溫度宜控制在5-40℃,低溫會導致材料變脆,高溫則可能加速老化。若冬季施工,可用保溫棚或加熱設備維持溫度。
3、光線“助攻”
焊接作業需充足光線,避免夜間或陰天施工。若條件受限,可配備高亮度照明燈,確保焊縫清晰可見。
五、人員“崗前培訓”:技藝精湛,方能事半功倍
1、技術“速成班”
施工前組織工人培訓,重點講解防滲膜特性、焊接技巧、安全規范。可用廢料模擬焊接,現場考核合格后再上崗。
2、分工“精細化”
明確各崗位職責,如搬運組、鋪設組、焊接組、質檢組,避免多人同時操作導致混亂。
3、安全“必修課”
強調佩戴安全帽、手套、護目鏡等防護裝備,禁止穿釘鞋踩踏土工膜。安全無小事,防患于未然。
結語:細節成就完美,自檢贏得未來
水產養殖防滲膜施工前的自檢工作,看似繁瑣,實則是為整個工程“保駕護航”。從材料到場地,從工具到環境,再到人員培訓,每一步都需用心對待。記住:“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把自檢工作做到極致,才能讓防滲膜在養殖池中“安分守己”,為豐收保駕護航!

